2025年9月30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在政府采購中實施本國產品標準及相關政策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,旨在構建統一開放的政府采購市場,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。
《通知》明確:政府采購活動中既有本國產品又有非本國產品參與競爭的,依法對本國產品給予價格評審優惠,對本國產品的報價給予20%的價格扣除,用扣除后的價格參與評審。本國產品標準適用于貨物,包括政府采購貨物項目和服務項目中涉及的貨物。
政策強調“國企、民企、外資平等享受支持”,打破此前部分領域對“國企背景”的隱性偏好――大量專注信創的民營企業(如統信軟件、達夢數據庫)可憑借技術優勢公平參與競爭,進一步激活產業創新活力。
政策排除的“房屋、文物、食品”等8類產品與信創無關,信創產業的
、計算機、存儲設備、操作系統、數據庫等軟硬件均被納入政府采購“本國產品”適用范圍。而政務、國企是政府采購的主力,其“數字政府建設、央企 IT 改造”等需求(如電子政務系統國產化、國企辦公終端替換)將直接轉化為信創產品訂單,為產業帶來確定性市場增量。
政策通過“動態調整本國產品標準”(5年內完善成本占比、關鍵組件要求),形成“政府采購牽引―企業技術投入―產業鏈成熟”的正向循環。
此次政策以政府采購為“抓手”,既為信創產業提供了“訂單保障”,也通過標準引導推動產業向“更高自主化水平”升級,是信創產業從“政策驅動”向“市場驅動”轉型的關鍵助力。